黑龙江P62广州市容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联 系 人:谢苏明
电 话 热 线:020-29829053
技术服务:13922439859
网 址:www.dytzl.com
传 真:020-29829053
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六社工业园A7栋一楼103号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1.8万台,同比增长68.8%,预计全年的产量将突破12万台,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是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这三大核心部件是机器人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制约我国机器人发展的重要瓶颈。
我国机器人核心部件发展现状
2017年1-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1。8万台,同比增长68。8%,预计全年的产量将突破12万台,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仅占约30%,且主要处于行业低端,高端机器人严重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采购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就已高于国外同款机器人整体售价。
目前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了40个,机器人企业的数量超过了800家。但实际情况却是这800多家企业里面,将近一半企业是没有产品的空牌子,剩下的一半企业里将近70%-80%是在代理别人的产品,真正能自己生产零部件或机器人产品的仅100家左右。
强烈的反差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
国外机器人企业控制器占市场主导
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35%左右是减速器,20%左右是伺服电机,15%左右是控制器,机械加工本体只占15%左右,其他的部分主要就是应用。
三大核心零部件规模、成本及品牌企业的对比
从成本构成来看,控制器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控制器确是工业机器人最为核心的零部件,相当于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就是工业控制板卡,包括一些主控单元、信号处理部分等电路;软件主要是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但由于其地位和门槛相对较低,成熟机器人厂商一般自行开发控制器,以保证稳定性和维护技术体系。
目前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的控制器均为在通用的多轴运动控制器平台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各品牌机器人均有自己的控制系统与之匹配。因此,控制器的市场份额基本和机器人保持一致,国内企业控制器尚未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国内控制器市场中,发那科、安川、ABB占据近40%的份额,爱普生、OTC、史陶比尔等二线企业占据44%的市场份额。不过,我国控制器与国外差距较小,硬件方面已经掌握,软件方面国产品牌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还有差距。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产品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产控制器突破瓶颈
近期,一款由智昌集团自主研发的国产机器人控制器"锐智",被列入科技部"智能机器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1500万元专项支持。据悉,该控制器突破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瓶颈,以"快、准、稳"等为特点的高性能技术,打破国外对工业机器人高性能控制器技术上的垄断。
目前锐智智能机器人控制器已应用于工业企业的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该控制器应用于宁波江丰电子的电子靶材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了超高精度电子材料智能流水线的无人生产。更大集团的转向螺母智能车间项目也使用了这种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结合群智网络控制器、智川工业机器人、机械手等智能手段,使更大集团的机械加工车间升级成为智能化生产车间。国际知名机器人生产企业日本川崎公司已订购了锐智智能机器人控制器1000台,今年该公司将增购2600台,以应用于川崎重工的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